时间记忆 |
<< < 2011 - 6 > >>
日 |
一 |
二 |
三 |
四 |
五 |
六 |
|
|
|
|
|
1 |
2 |
3 |
4 |
5 |
6 |
7 |
8 |
9 |
10 |
11 |
12 |
13 |
14 |
15 |
16 |
17 |
18 |
19 |
20 |
21 |
22 |
23 |
24 |
25 |
26 |
27 |
28 |
29 |
30 |
|
|
袁隆平,一位今年已经77岁高龄,被称为水稻之父的大科学家。他得到的那些荣誉,比如:1999年,一颗新发现的小行星被命名为“袁隆平星”;2001年,他获得了国家最高自然科学奖-500万元的大奖;2006年,美国科学院接纳他为外籍院士等等;这些荣誉,其中任何一项落在哪位的身上,就已经是无尚的荣光了,而他却能兼而得到多项国家和国际上的荣誉,非常难得。只是以上提到的奖项和荣誉,在袁隆平身上还只是一小部分,其它国际国内颁发的奖章和荣誉称号,更是多得不计其数。可以这样讲,我们国家当代的科学家中,没有一个人能有袁隆平那样的国际威望,而他也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可能流芳百世的人物。
我们经常提到历史上一些著名的大科学家,比如:祖冲之、张衡、李时珍等等,而在这个中华杰出人物的长廊里,当代能进入此系列的人物,首推袁隆平。他对中国和世界粮食的增产所做出的杰出贡献,和他严谨的治学态度,以及为人处世的谦和和朴实,都让我们充分地领略到了什么才是大科学家的成就,什么才是大科学家的风范。他就像他十分熟悉和喜爱的田野里的庄稼一样,穗粒越饱满,它就越沉稳,越谦恭,头也低得越低。昨天,我又看到了央视名主持人王志,在他著名的访谈节目《面对面》里,对我们国家这位首屈一指的国宝所做的专访。袁隆平越是大家,越显露出他那种随和风趣、如庄稼般的朴实无华,再一次深深地感动了我。
…… |
人,有时候就像天上的星星一样,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生活轨道,很难挣脱。昨天,上海的东方卫视,在电视节展播节目中,播出了一部名为《生来平等》的英国电视电影。看了之后,我最深刻的体会,就是这句话了。
故事主要涉及三对男女六个人的命运。
其中,有一对男女在故事里着墨最多:男主角叫罗伯特,是一位曾经伤害他人而入狱六年的刑满释放人员;女主角叫米歇尔,是一位饱受家庭暴力的孕妇。两人因各自不同的原因同样落难,而共同走进了社会落难者救助站。并从最初的冷漠、警觉,发展到互有好感、产生爱意。
第二对男女是45岁的富人马克,和17岁的无家可归少女若依。两人因为男主角的施舍和善举而相识,又因为男主角无法回避怀孕妻子的道德拷问而放弃。
第三对男女是一对来自非洲尼日利亚的黑人夫妻,男的叫也米,女的叫伊斯。他们很想把男方的父亲从尼日利亚办到英国来,但始终缺少那5000英磅的办理费用。
三对男女各有各的麻烦,也各有各的向往,但最后愿望都没有实现。看来,生来平等是人们的一种美好的愿望,在现实中,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人生起点,有不同的财富基础,有不同的职业背景,有不同的智力和能力,人的起跑线本来就不一样,平等从何谈起?
…… |
我从小就显得很温和,人长得比同龄的孩子要高大,但内心里却很柔弱。读书没问题,从不让父母操心,即使我们那个时候读书并不被看好,我下午放学了以后,还是要先把那点家庭作业做完了以后,才会出去玩。
可是,我们那个纺织厂的生活环境,最崇尚的不是知书达理,更不是文质彬彬,而是武斗至上。男同学们喜欢用拳头说话,打起架来不要命似的;女同学们也毫不含糊,骂功打功都不逊色。我记得在上初中的时候,我旁边的一个女生和别的班级的女生有了纠葛,对方带着她的男朋友冲进我们的教室,把这个女同学打得叫都叫不出来。还有一次,我在放学回家的路上,看到一帮高年级的男学生,从路两边的山坡上飞快地冲下去,将正在路中央走着的一个男学生两砖拍倒在地;随后,这几个学生还把那个已经倒地的学生很踹了几脚,才扬长而去。
…… |
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页次:1/1页 10篇日志/页 转到: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