公告
时间记忆
<<  < 2011 - >  >>
1 2
3 4 5 6 7 8 9
10 11 12 13 14 15 16
17 18 19 20 21 22 23
24 25 26 27 28 29 30
最新日志
最新评论
最新回复
我的好友
我的相册
站点信息
中国当代最可能流芳百世的人物 
2007-6-17 22:20:00

袁隆平,一位今年已经77岁高龄,被称为水稻之父的大科学家。他得到的那些荣誉,比如:1999年,一颗新发现的小行星被命名为“袁隆平星”;2001年,他获得了国家最高自然科学奖-500万元的大奖;2006年,美国科学院接纳他为外籍院士等等;这些荣誉,其中任何一项落在哪位的身上,就已经是无尚的荣光了,而他却能兼而得到多项国家和国际上的荣誉,非常难得。只是以上提到的奖项和荣誉,在袁隆平身上还只是一小部分,其它国际国内颁发的奖章和荣誉称号,更是多得不计其数。可以这样讲,我们国家当代的科学家中,没有一个人能有袁隆平那样的国际威望,而他也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可能流芳百世的人物。

我们经常提到历史上一些著名的大科学家,比如:祖冲之、张衡、李时珍等等,而在这个中华杰出人物的长廊里,当代能进入此系列的人物,首推袁隆平。他对中国和世界粮食的增产所做出的杰出贡献,和他严谨的治学态度,以及为人处世的谦和和朴实,都让我们充分地领略到了什么才是大科学家的成就,什么才是大科学家的风范。他就像他十分熟悉和喜爱的田野里的庄稼一样,穗粒越饱满,它就越沉稳,越谦恭,头也低得越低。昨天,我又看到了央视名主持人王志,在他著名的访谈节目《面对面》里,对我们国家这位首屈一指的国宝所做的专访。袁隆平越是大家,越显露出他那种随和风趣、如庄稼般的朴实无华,再一次深深地感动了我。

然而,我们在感动的同时,是不是也应该考虑这样的几个问题。

一、袁隆平今年已经77岁高龄了,他目前出任国家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主任;该中心有200多个人,其中不乏硕士和博士人才,但在王志访谈节目的最后,袁隆平非常遗憾地说:“至今没有从中涌现出学科带头人,目前还没有看到谁能接替我的工作。”

这让我们想到了这样一个问题:现在许多媒体都在搞高考恢复30周年的纪念活动,活动多的不计其数;我们有没有想过,这三十年的新时代高考,尤其是以后疯狂地扩招,我们不断地撒大网,广播种,其结果,我们在这三十年里究竟培养出了多少大师级的人物呢?不管是袁隆平,还是另外几位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大奖的人物,大都年事已高了,袁隆平还算比较年轻的,另外几位中,有很多已是八十多岁甚至九十多岁的超高龄了。算一下年龄,新中国成立到现在是58年,也就是说,这些大师们所受的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年代,都是在旧中国。这我们就要想了,旧中国穷人的孩子上不起学,没钱很难进学堂,可见,那时候读书人的比例很低,能有幸上完大学的更是凤毛麟角了。但是,为什么在旧中国读过大学的人,比现在的人口比例要低得多,但是,里面杰出的人才与现在相比,却正好相反呢?

我们应该在新时期高考三十周年的时候,认真地想一想:我们在片面强调大学生数量的同时,对学生的质是不是很在意呢?如果我们只是尽可能地搞全民大学化,但是,其中却出不了杰出人才的话,那对国家来说,是不是教育效率太低呢?再有,为什么我们现在的学子们,少了老一代知识分子那种严谨的治学作风,那种深厚的学术功底,和那种精益求精的治学精神呢?究竟是什么让我们的学子们更热衷于表面上的考试高分,热衷于名牌大学和大城市的招牌和享受,而把最最要紧的科学精神抛到了一边呢?我们的教育体制,我们在各级学校里过分地强调政治课的学习、强调外语课的学习、强调电脑课的学习,究竟是让我们的学生与科学本身越走越近呢?还是让学子们与某种表面化的概念越走越近呢?正所谓种瓜得瓜、种豆得豆。我们不能只是欣赏和享受高龄科学家们的科研成果,在向他们学习的时候,我们更希望看到我们新生代的科学家;可是,新时期我们自己培养的大科学家又都在哪里呢?

其二、袁隆平曾经碰到过这样的尴尬。他在64年到73年的九年时间里,已经在水稻研究中做出了突出的贡献,然而,1991年和1992年,他两次申报中科院的院士,都没有获得通过。我们的院士评价体系,究竟欣赏的是什么样的人呢?我们经常看到媒体在捧一些所谓的专家、学者和教授,但是,这些人的科研成果究竟体现在什么地方了呢?袁隆平现在是得到了从国家到民间的一致叫好,但是,我们不要忘了:他已是77岁的高龄了,他的成果也不是到了这个时候才取得的;在他默默无闻地潜心于水稻研究并成果不断地八九十年代,他有没有得到应有的荣誉、应有的尊重、和应有的关照呢?为什么我们国家总是这样在树一个榜样:在他最有成果的时候往往不被别人重视;等到他已经过了事业上的颠峰期,像袁隆平说的,由于身体的原因,他现在不能像以前那样整天呆在水稻田里了,这个时候,荣誉才来了。我们通过什么机制去发现、去鼓励、去扶植、去保护真正的人才呢?袁隆平是已经显露出来了,但是,有没有其他的,像他一样致力于科学研究并取得了重大成果的人物,还在默默地等待着国家有关方面的认可呢?

其三,像袁隆平这样不可多得的世界级的大科学家,我们在号召人们向他学习的时候,有没有想过,怎么更好地来保护他。说学习,未必其他人能学得了他,尤其是那些靠大喊政治口号,一路爬上去的人,说学习袁隆平,那真是在说笑话。其他的学者们,如果从小就没有在良好的学风上打下扎实的基础,想学恐怕也觉得力不从心。学习之说,对袁隆平这样的大科学家并不合适,研究一下他是怎么成功的,而改进我们的教育体制,少上一些无聊的课程,少在一切领域没完没了地突出政治,这可能才更容易为今后涌现出袁隆平这样的人物创造必要的条件。

renhaiyong | 阅读全文 | 回复(1) | 引用通告 | 编辑
Re:中国当代最可能流芳百世的人
2007-12-23 16:19:00
路人甲(游客)有同感我们国家就是虚
路人甲(游客) | 个人主页 | 引用 | 返回 | 删除 | 回复
发表评论:
天涯博客欢迎您!